首先简要给出对软交换概念的理解方式。与NGN类似,软交换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软交换”源于贝尔实验室提出的“Softswitch”这一术语,"Softswitch”本身借用了传统电信领域PSTN网中的“硬”交换机的概念,所不同的是强调其基于分组网上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相分离的含义。国内根据“Softswitch”的字面含义将其直译为“软交换”。但是“软交换”这个术语含义不够明晰,单从字面上看很难使人理解它究竟是设备概念还是体系概念。因此,软交换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一般广义上可以将软交换理解为一种分层、开放的网络体系结构;狭义上可以将软交换理解为下一代网络控制层面的物理设备(一般称为软交换设备,有的也称为软交换机、软交换控制器或呼叫服务器),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除了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外,还提供计费、认证、路由、协议处理、资源管理及分配等其他功能。
软交换概念出现后,我国通信标准化组织非常及时地将该术语引入国内,积极地开展了软交换的标准化和研究试验等工作,并制定了软交换设备规范,使“软交换”在我国成为了相当流行的技术名词。尽管软交换这一术语目前在国际标准化机构中已较少使用(国际标准化机构更常用的是呼叫服务器,指代狭义上的软交换),但在我国依然会继续流行。在许多场合,广义上的软交换成为了NGN的代名词。但严格地说,NGN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它涵盖了从交换、接入、数据承载、传输、移动到业务和应用等电信网络的所有领域,而软交换技术只是NG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完全是对应于目前PSTN上广泛使用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它更多的是关注在IP网中实现呼叫控制和媒体传输分离的设备和系统。软交换网络因为更加注重PSTN业务的演进,可以看成是第二个PSTN/PLMN网,只不过承载采用分组数据网而已。实际上,这也反映了人们对NGN概念的理解方式。通常情况下,国内厂商在提到下一代网络时往往特指以软交换技术为特征的下一代交换网络,狭义上往往将NGN与软交换网络等同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软交换技术强调的是“控制”而非“交换”。“软交换网是下一代交换网”的提法实际上是用PSTN的老观点和老习惯来看新事物,因为“交换”更多体现在承载层,“软交换网是下一代话音网或下一代分组业务网”的说法可能更贴切。